5岁男童触电身亡,谁制造了小区景观池的巨大风险| 新京报快评: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来源:新京报

5岁男童触电身亡<strong></p>
<p>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strong>,谁制造了小区景观池的巨大风险| 新京报快评: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孩子在景观池玩耍,却不幸触电身亡,令人痛心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图/河南广播电视视频截图

一声妈妈,成了5岁男童在世间的最后声音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据报道,今年8月9日下午,王先生的儿子到通辽市外婆所住的星湖世家北区玩,一个人进池子捡石子时触电扑倒在水中,送医时已无生命体征。

近日,据极目新闻消息,王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已为此事奔波月余,目前儿子的遗体仍在殡仪馆尚未安葬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内蒙古通辽市公安局有关人员介绍,目前正在按程序办案,暂不方便透露案件进展。

孩子在景观池玩耍,却不幸触电身亡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幼小生命倏忽离世,令人痛心,这么小的年纪,还是在住宅小区,这样的安全漏洞本不该存在。

为何景观池会漏电?据王先生介绍,涉事小区属于学区房,住有很多的学生,景观池水深约38厘米,养了许多鱼,没有围栏,平时最多时候有20多个小朋友在里面抓鱼和玩水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可见,小区景观池作为一个供公众戏水的场所,本就是人来人往之地,更是小朋友乐意结伴玩耍的区域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在这样的地方,相应的环境设施,尤其是电力设施的布置、安装就当以安全为第一原则。而这方面也是有明确的标准规范的。

就行业标准而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程》(CJJ/T222-2015)提到:允许人进入的喷水池,应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交流电压不应大于12V;不允许人进入的喷水池,但人与水间接接触时,应采用交流电压不大于50V的安全特低电压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在2024年发布的新版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则对安装在有人接触的水下灯具的电源电压值,分交流(AC)电源和直流(DC)电源,分别规定了不应大于AC12V和DC30V的明确数值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但据王先生所言,涉事景观池用的是380伏的高压电,且没有连接地线、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甚至连围栏都没有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如其所言属实,显然已完全违背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限制性规定,等于将 “带电危险源” 直接置于儿童活动区。

所以,5岁男童的被电身亡,绝不是什么意外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如此大的风险敞口,如同“定时炸弹”,悲剧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景观池作为小区公共设施,其设计、施工、验收,乃至日常的管理维护,每一个环节都应有明确的责任主体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问题出在哪?责任应归谁?相信随着公安部门的介入调查,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而相关责任方也必会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值得警惕的是,此类小区公共区域孩子触电事故并非个例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就在今年5月,重庆市某小区,一名儿童在小区乐园玩耍时,不慎碰到路灯电桩触电身亡,涉事路灯位于小区游乐场旁。

2024年,福建厦门一名12岁男孩,在小区玩耍时,也因触碰地灯触电身亡,地灯就位于跑道旁;更早之前,5岁男童因小区喷泉触电身亡也曾引发舆论关注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相似的悲剧一再上演,暴露的是一些小区管理安全底线失守的乱象。

小区的公共区域、公共设施的用电安全,不应只是建立在成年人自觉避险之上,更应考虑到青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安装、管理,避免因误触等引发风险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保障安全的基本要求。

希望此次悲剧,不仅止于对个体责任人的追责,更应成为全国居民小区公共设施安全排查的契机,督促所有小区彻底清除公共区域 “带电陷阱” ,还居民一个安全无虞的生活环境灯箱广告字怎么卖出去

撰稿 / 流水(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chinaggj.com/post/1257.html